說社交軟件

很久不會去微博主動索取信息了,經常都是身邊人告訴我最近微博上又發生了怎樣怎樣的事情,才從他們的只言片語中了解到一二。再想要回過頭去深入了解事件本身時,這個事情已經在微博上發酵成雙方對立、互相謾罵甚至是權力對沖的局面。但是這群人在叫囂些什麽、在互相指責些什麽,其實不用點開評論也知道一二。所以久了,便不覺得微博是一個「有用」的信息渠道了。
遠離微博之後,你會發現生活最大的區別是少了一個接受別人戾氣的通路。說得難聽點,看不見「傻逼」,自然而然生活就變得更容易去發現美好的東西。曾和好友莫莫說過此事,微博對外散發的戾氣有一種侵略性質,會占據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發現。整天打開微博看上面那群人為了一個根本沒有意義的事情喋喋爭論,還不如看看貓貓狗狗的短視頻來得有用。至少,我會因為看到貓貓狗狗的短視頻會心一笑,說不定有的還會給我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所以我很少刷微博、註銷了豆瓣、壓根兒不用抖音、甚至不需要從不同的APP上面去獲取信息,IG上也只是關註一堆設計師、寵博和各種不會向我散播負能量的賬號。但是很可惜,就算如此,戾氣還是會時不時地蹦出一兩個來。我記得在註銷網易賬號之前,網易雲音樂的客服有針對我的建議聯系過我。我曾建議網易雲音樂設定一個「關閉評論」的功能,通過降低評論的權重,讓用戶自行選擇作為一個音樂APP,到底是側重於社交還是側重於聽音樂本身。但是對方給我的回復除了官方客套的說辭以外,他們一直向我強調「社交功能的優越性」,聲稱未來互聯網的邏輯就是強調社交。後來和別的產品經理也聊到這個話題,社交屬性是為了讓用戶活躍度和留存率的數據更好看更漂亮地用來交差,很多國產APP最終歸屬都是「社交屬性」,這是必然的趨勢。而只要存在於社交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戾氣的存在。
現在回想起來,網易雲音樂的社交屬性到底給過我什麽「好處」,可能唯一一次就是在《你的名字》主題曲下面看到了一個有趣的評論,一個人說自己單身去看《你的名字》,發現周圍人都是情侶一起來看,他氣得扔了電影票離開了電影院——這個有趣的評論倒是成了那時某一篇文章的靈感來源。
之後又離開了很多國產軟件,都是因為軟件本身開始極力地引流用戶朝著「社交功能」去使用軟件,讓原本的功能都被弱化。說一個題外話,當年有一個叫「即刻」的APP,其實它的出現算是一種對行業共同認知的挑戰。它一開始所做的是對各個極力讓用戶下載自家APP的軟件進行信息訂閱,這樣就需要「即刻」一個APP,就可以覆蓋大多數的資訊類APP,同時還不會被用戶的留言互動系統所打擾。但是後來這個APP因為「政策原因」被下架了很久,再回歸的時候,它搖身一變成地成了社交APP,自此我也再也沒有用過它。
而對於社交軟件還有另一種「產品經理」級別的說法:如果一個社交軟件讓用戶用成了自發性的「約炮軟件」,那這個社交功能就得到了升華,而用戶數據就一定會好看起來了。不僅僅是國產軟件,全世界的社交軟件最終歸宿都是沾上點「性」的屬性。以前剛聽到「現代人找高素質炮都是去LinkedIn上找」還以為是一句玩笑話,結果沒想到這事兒是真的,而且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已經是采用這種方式「認識」那些「上流社會」的人。但是可想而知,只要這個通路被打開,那這個領域的「良幣」很快就會被驅逐。
舉一個大家有目共睹的例子。一開始Telegram上還是簡單的社交群、頻道,但是現在,打開附近的人和群組功能,幾乎已經被「萌萌?可?約?️」這種統一邏輯的名字給占據了。而群組一欄,一開始大家還挺含蓄地把招嫖信息發布的群稱之為「修車群」,現在也都光明正大地寫著「中高端品茶協會」「外圍可約」「馬上到家」這一類群組。而Telegram變成這副鬼樣子,真的就僅僅只花了半年的時間。看,這就是成功將社交軟件做到了「自發性約炮功能」的極致。
閑魚在沒有「整改」之前,有非常多的「二手物品」交易(難道現在也不是二手物品嗎?格局打開,再深入想想)。很快,人們發現了這里面「二手物品」交易的紅利,一夜之間各種充斥著誘惑辭藻、鹹濕描述的「二手物品」鋪天蓋地地出現。還好閑魚及時製止了這種「自發性約炮功能」的形成,雖說如此,但是真的就有辦法阻止這群人在上面交易「二手物品」了嗎?關於這個事情,我也和莫莫聊過。日本會有專門的平臺是讓人們在上面交易「二手物品」的,在此前的《性幻想原罪》里也提到過,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Fetish,是沒辦法通過無視、杜絕、壓製甚至是電擊療法給消除的。所以日本做了一個專門的交易平臺,讓有不同Fetish的人都能在上面得到滿足,從而防止一些人會因為想要滿足自己的Fetish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性癖滿足對於社會犯罪率是否有影響的話題我們以後再聊)
閑魚整改之後,難道這群人就不會再創造其他的機會和方式來「自發性約炮」了嗎?顯然不行,我們要相信精蟲上腦的人類,會在任何時候將任何事情都與性掛鉤,這是本能,是無法被抑製的。不然為什麽還有人去*排氣管呢(這也是後話了)。
很久以來,我都是以「社交屬性」來評判一個APP的使用價值,一旦發現原本跟社交八竿子打不著的國產軟件開始運營起社交功能,我基本上就打算抽身了。很可惜,手機里現在還僅剩的幾個國產APP確實在努力地營造出自己的社交屬性來,而在那些社交屬性之中,擦邊球比比皆是——哦當然,反過來想說,是不是說明我人太臟了,所以看什麽都是搞黃色呢。
就現在而言,不用「國產APP」還不算是犯罪,等到哪天我會因為國慶節沒有在微博上轉發「我是紅旗手」給自己的微博名字留下國旗logo而被抓起來,那我那時候再用國產軟件也不遲。既然國產軟件在乎的是數據,那我也可以在用戶使用的數據上執行「法律權利義務」里的「使用國產APP支持國貨是每個中國公民應盡的義務」。
這一天應該不會來,當然我也不希望它到來。


  • 說崩潰
  • 說閹割
  • 社會性死亡
  • 說放水
  • 說偷情
  • 說神
  • 命與運
  • 說性別
  • 十分之一
  • 輪回
  • 文憑本質上和衛生評級一樣
  • 為了比賽而比賽的比賽
  • 掃雷遊戲
  • 細水流長
  • 被門夾過的核桃還能補腦嗎
  • Copyright © 香港失敗者 All Rights Reserved.